首页 资讯 正文

新品种新技术齐上阵 多地一片好“丰”景

体育正文 223 0

新品种新技术齐上阵 多地一片好“丰”景

新品种新技术齐上阵 多地一片好“丰”景

本文转自(zhuǎnzì)【央视新闻客户端】 根据全国(quánguó)(quánguó)农机(nóngjī)作业指挥(zhǐhuī)调度平台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昨天(12日)22时,联合收割机工作重心分布在河北东南部、山东西北部,以及陕西中部,新疆、甘肃联合收割机数量逐步增多。全国小麦收获进度已经超过七成。 眼下,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20.45万亩小麦进入收获季(jì),田野里(lǐ),各式现代化农机往来穿梭,描绘出一幅喜人的丰收图景。 走进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金丰(jīnfēng)农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大型收割机马力全开,穿梭在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里,一垄垄小麦尽收“囊中”,仿佛(fǎngfú)在向人们(rénmen)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另一边,刚刚收割的麦子正在进行晾晒,仿佛“黄金”铺满(pùmǎn)粮仓。 从撂荒多年、几近寸草不生的高度盐碱地到如今(rújīn)的滚滚(gǔngǔn)麦浪,东营区全面加强(jiāqiáng)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实现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的转变。 东营区金丰家庭农场(nóngchǎng)负责人 刘杰:以前这里的(de)盐碱度程度很高,白茫茫的一片,主要种植就是耐盐碱作物棉花。通过高标准农田(nóngtián)建设,以大水漫灌压碱、深挖排碱沟(gōu)排碱、下渗管排碱一系列措施(cuòshī)把土壤的盐分降低了。现在,小麦都能(néng)种植了。今年主要种植了4300多亩小麦,小麦颗粒饱满都非常好,预计今年小麦产量每亩超1000斤。 因靠近渤海(bóhǎi),受海潮影响(yǐngxiǎng)大,东营区大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通过暗管排碱、沟渠整理等措施,土壤盐碱含量由过去的0.3%降到0.1%。同时(tóngshí),开展耐盐碱小麦良种(liángzhǒng)选育,对小麦品系进行抗旱耐盐碱性鉴定,在治理土地与(yǔ)良种选育方面,双管齐下,让其他作物的种植也得到了改善。 东营区金丰家庭农场负责人 刘杰(liújié):收完小麦之后,我们要进行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保证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yījì)豆。预计两年之内,小麦的产量达到每亩(měimǔ)(měimǔ)1200斤,玉米的产量达到每亩1300斤,大豆的产量达到每亩300斤。 盐碱滩涂变身“黄金粮仓”,这沉甸甸(chéndiàndiàn)的麦穗背后,更彰显着“藏粮于(liángyú)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深远意义。据介绍,东营区共有(gòngyǒu)20.45万亩小麦,目前已收割1万余亩,预计6月底能全部收割完成。 北斗导航智能播种 筑牢粮食丰产(fēngchǎn)根基 三夏(sānxià)时节(shíjié),河北各地抢抓农时,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农机成为夏种“主力军”,让夏播从传统耕作迈向智慧化作业。 一大早,邯郸磁县八里铺村种粮大户王增的700多亩承包田里,已是(shì)一派忙碌景象,一台气吹(qìchuī)高效射播机在(zài)北斗导航的指引下匀速直线行进,所过之处,玉米种子被精准播入土壤,并同时(tóngshí)完成施肥、铺设滴灌带等多项工作。 种粮大户 王增:以前播种全靠经验(jīngyàn),一天下来腰酸腿疼。现在用上气吹播种机和北斗导航,又(yòu)快又直还(hái)省力,出的苗还整齐。我这700多亩地,5天都播完了。 农业技术员介绍,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第二代气吹高效(gāoxiào)射播机,可实现厘米级精准作业,缩短了播种行距。以100亩地为例(wèilì),相较传统方式,新(xīn)方式可多种7亩地。 磁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李树洋:这台播种机最大优势就是使用了北斗导航技术,千米误差在两厘米左右,能显著(xiǎnzhù)节省土地,增加种植密度,比常规的种植密度增加了每亩1000株左右。再加上中后期(zhōnghòuqī)的水肥一体、精准化控(huàkòng)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fángkòng)等技术,为秋粮丰产(fēngchǎn)丰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今年,邯郸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和播种(bōzhǒng)技术,北斗导航播种机等高科技装备成为好帮手。目前(mùqián),玉米播种进度已超六成。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冬春蔬菜产值超17亿元(yìyuán) 贵州罗甸县立足“天然温室”气候(qìhòu)优势和贵阳市联系协作帮扶契机,通过推广新(xīn)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强化产销对接,让28.65万亩冬春蔬菜长得好、销售旺。 这两天,在罗甸县逢亭镇祥脚村的(de)蔬菜种植坝区,一个个圆润饱满(bǎomǎn)的茄子、黄瓜挂满枝头和藤蔓。村民(cūnmín)们抢抓晴好天气采摘、搬运、分拣、装箱,将打包好的蔬菜搬运上车,准备发往省内外销售。 蔬菜种植坝区负责人 张兴成:种了215亩,主要有三个品种,烧烤茄、团茄还有黄瓜。从(cóng)上市以来(yǐlái)平均每天有两万斤成品出售。 今年,祥脚村引进蔬菜新品种,实施蔬菜嫁接苗应用(yìngyòng)、深窝栽培覆膜、水肥一体等技术,让蔬菜产量实现了(le)增长。 蔬菜种植坝区负责人 张兴成:我们种植的嫁接苗新品种(pǐnzhǒng),比普通品种要(yào)高产一倍,亩产大概在两万斤以上,一个月要采十多次。 祥脚村的蔬菜(shūcài)种植坝区是罗甸县今年“打造面向贵阳贵安‘菜篮子’五万亩保供基地”之一。在(zài)贵阳市的资金(zījīn)、技术和销售帮扶下,建成贵阳贵安罗甸保供蔬菜基地1800多亩(duōmǔ),带动周边群众种植7500亩。 逢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fúwùzhōngxīn)主任 李静:年初以来,我们农技人员做好物资协调,积极做好产销对接工作,让(ràng)群众种下去、卖得出(déchū),有个好收成。 此外,罗甸县(luódiànxiàn)以“订单+保单”方式,对(duì)蔬菜进行保底收购,同时,对接贵阳市蔬菜批发市场,建立罗甸蔬菜统一收购点。 罗甸县农业农村(nóngcūn)局蔬菜(shūcài)发展中心主任 李梅:与163个村合作社签订订单收购合同。同时,在贵阳市设立27个销售网点(wǎngdiǎn),在贵阳市15家商超设立专柜,保障蔬菜销售顺畅。 截至目前(mùqián),罗甸县冬春蔬菜累计(lěijì)上市销售56.29万吨,产值17.9亿元。
新品种新技术齐上阵 多地一片好“丰”景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