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103名教师进藏,150人次入闽!这份双向奔赴跨越十年

体育正文 280 0

103名教师进藏,150人次入闽!这份双向奔赴跨越十年

103名教师进藏,150人次入闽!这份双向奔赴跨越十年

福建送教团队成员抵达昌都邦达机场(jīchǎng) 东南网6月2日(rì)报道(本网特约记者 刘志雄) 五月的(de)雪域高原,寒意尚未褪尽,雨雪纷飞中却涌动着融融暖意。近日,一支由福建教育学院精挑细选的10名专家名师组成的送教团,跨越千里山河,从东(cóngdōng)海之滨奔赴海拔3200多米的“藏东明珠” 昌都,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送教送培及跟踪(gēnzōng)指导之旅。这场跨越山海的教育对话,不仅为藏东师生带来前沿教育理念,更勾勒出闽昌教育协作迈向(màixiàng)新高度(gāodù)的清晰脉络(màiluò)。 送教藏东(jiàocángdōng):传递教育新理念 在昌都期间,福建专家(zhuānjiā)名师送教团队以一堂堂生动鲜活的“实战课堂”,为当地师生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各学科(gèxuékē)名师纷纷登台,示范课与讲座精彩纷呈(jīngcǎifēnchéng),内容广泛覆盖政治、语文、数学、物理、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lǐngyù),让当地师生耳目一新,引发了热烈探讨。 福州市十八中(zhōng)吴烜老师在指导昌都市第三初级中学初三学生上信息课 政治课上,福州屏东(píngdōng)中学的(de)(de)郑其瑞校长(xiàozhǎng)带来《道德与法治(fǎzhì)解题方法指导》示范课,巧妙地将真实案例融入教学,培养学生(xuéshēng)思辨能力(nénglì);语文课上,漳州市华侨黄向阳老师开展《交际语境视野(shìyě)下“三好”作文教学探索》讲座,大力倡导“好玩、好做、好评”的写作模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数学课上,福州一中郑春清老师的《全等三角形再认识》中考复习课别具匠心,以“平移—对称—旋转”三大模型为线索,将知识点巧妙串联,成功激活了(le)学生的几何思维;福州市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陶文平校长的《代数思维活起来》讲座,则(zé)着重强调推理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打开了探索代数世界的全新大门。此外,长乐教师进修学校物理特级教师曹义才提出(tíchū)的“本源教学”理念,福州市第十八中学信息技术名师吴烜带来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转型》前沿课程,让当地教师们(men)深刻感受到了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方向。福建教育学院科研处处长徐小敏带来的《教科研论文撰写之道》,为当地教师提升教研能力指明了方向;曾荣获“援藏先锋”称号的陈贤鹏(chénxiánpéng)书记,更是(gèngsh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着年轻教师们奋勇向前、勇于创新(yǒngyúchuàngxīn)。 对此,福建教育(jiàoyù)学院院长温敬元表示:“名师送培送教不只是上一节课,上一个(yígè)讲座,更是搭建一个纽带和更加多元的(de)交流平台(jiāoliúpíngtái)。这次我们组织曾作为昌都骨干教师赴闽跟岗培训的学校名师和带教导师(jiàodǎoshī)回访昌都,来看一看这些已经返回昌都的学员们,也是将我们对昌都骨干教师的培养机制形成闭环,未来将进一步推动以昌都教师赴闽跟岗、福建名师赴昌送教的闭环式培养,让闽藏教育协作的‘山海情’绵延不断(miányánbùduàn),结出更加的顾果(gùguǒ)”。 十年跟岗:培育教育新生(xīnshēng)力 回溯历程,自2016年闽昌跟岗培训(péixùn)项目(xiàngmù)(xiàngmù)正式启动,至今已走过十个春秋。在福建援藏项目的有力支持下,昌都市累计选派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150人次赴福建教育学院跟岗培训,并与19所(suǒ)优质学校精准对接。 为了让跟岗(gǎng)培训真正发挥(fāhuī)实效,昌都(chāngdōu)精心遴选参训人员,福建教育学院(xuéyuàn)则根据学员需求,量身定制培养方案。从课堂观摩到教学实践,从专题研讨到课题研究(yánjiū),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体系,让昌都教师深度浸润在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中,实现了“昌都所需”与“学院所能”的完美契合。 十年的坚守,终得硕果累累。昌都派出的跟岗教师们无论是在(zài)跟岗期间,还是返岗之后,都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学以致用,实现(shíxiàn)了自身的成长与进步。以第八期来闽跟岗班为例,在13位(wèi)教师和管理干部中,6位成功实现了职称晋升,4位管理干部中有2位获得职务提升,1位更是(gèngshì)直接(zhíjiē)从教师岗位提拔为副校长。 如今,这些学成归来的(de)“种子教师”,已然成为(chéngwéi)昌都教育改革的先锋力量。他们积极将(jiāng)“福建经验”与当地实际(shíjì)情况相结合,通过送培送教、上(shàng)(shàng)示范课、公开课等多种形式,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形成了“学习-内化-创新-辐射”的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在昌都的教育沃土上实现了由点到面、由个体到群体的裂变式传播,推动昌都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双向奔赴:共绘(gònghuì)教育新蓝图 一组组数据,无声地诉说着闽昌教育协作的坚实足迹。自2016年7月开始对口支援西藏昌都(chāngdōu)市以来,福建省已累计派出援藏(yuánzàng)教师103名(míng)踏上雪域高原,同时昌都市每年选派60名左右骨干教师(gǔgànjiàoshī)前往福建教育学院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闽昌教育交流已实现从“单向输血”到“双向赋能”的跨越(kuàyuè)。 “闽昌名师工作室”建设研讨会(yántǎohuì)暨昌都骨干教师赴闽培训总结会 那些跟岗教师返岗后,凭借(píngjiè)在福建(fújiàn)所学,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并(bìng)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引领作用,形成了良好的传帮带氛围,实现了教育智慧的裂变式传播。在“闽昌名师工作室”这一福建教育援藏打造的教研(jiàoyán)共同体建设过程,福建教育学院的“毕业生”与福建名师、援藏教师们一道深入昌都市各县区、薄弱学校开展示范引领、教学诊断,通过“云(yún)课堂”“云教研”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初步达成(dáchéng)了“理念共享(gòngxiǎng)、方法共研、资源共建”的目标。 闽昌(mǐnchāng)教育协作,宛如一条坚韧而温暖的纽带,将福建与西藏两地紧紧相连。在这次“闽昌名师工作室建设研讨会暨昌都骨干教师赴闽培训(péixùn)总结会上,昌都市教育局副局长、福建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教育文化组组长陈鹏程回顾(huígù)成果(chéngguǒ)时介绍:“十年来,福建选派优秀教师赴昌援教,昌都选派优秀教师赴闽跟(gēn)岗培训,这正是‘跨域山海·共赴热爱’的美好写照(xiězhào),也是福建第十批教育援藏团队不懈努力的目标。” 从东海之滨到藏东(cángdōng)高原(gāoyuán),闽昌教育协作的“山海情”仍在续写。“希望以名师工作室为契机,搭建更多元化的交流平台,未来,两地将进一步完善常态化协作机制,深化课程共建、师资共育、学生(xuéshēng)互动等(děng)领域合作,助力昌都(chāngdōu)教育迈向“学有优教”的新(xīn)高度,让闽藏教育协作的“山海情”代代相传,让雪域高原的教育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昌都市教育局周凯局长满怀期待地表示。(以上图片均由何伟提供)
103名教师进藏,150人次入闽!这份双向奔赴跨越十年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